風雨中彰顯責任擔當 搶險中方見衛士本色
入梅以來,湖北地區遭遇連續強降雨襲擊。創下自1961年以來50年一遇的最大降雨量。全省受災超過500萬人次,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0億元。災情嚴重考驗著各地移動通信網絡。汛情即是命令,廣東和新科技有限公司把抗災保通信作為最高任務,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響應預案,調集通信保障隊伍、車輛及裝備物資奔赴一線開展通信保障工作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的責任與擔當!
武漢:時刻準備 快速出擊
受持續強降雨影響,湖北江河湖庫水位持續上漲,7月6日下午5時武漢市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提升至二級,形勢越來越嚴峻,7月14日上午8時,長江漢口站水位28.67米,超警戒1.37米。面對汛情,武漢項目部快速出擊,全面打響防汛攻堅戰。
7月6日武漢市移動樓頂機房遭遇積水,搶修人員迅速搶修,排除故障;
7月9日郭家灣基站隨時有被淹的危險,搶修人員第一時間將機房內設備搬離;
7月11日楊汊湖消防中隊重保站點通信中斷,搶修人員連夜排查,恢復通信。
險情就是沖鋒的號角,時間就是通信的命脈,和新科技武漢項目部時刻準備,快速出擊,搶修受損線路及基站,確保災區通信暢通。
孝感:風雨同舟 砥礪前行
7月2日安陸市受暴風雨影響,白兆山風景區內發生基站光纜被大樹壓斷。安陸代維人員立即啟動搶修預案,組織搶修隊伍,冒雨前往白兆山風景區。因搶修位置處于風景區山頂,車輛無法到達,搶修人員只能肩挑手扛,徒步3小時到達故障搶修地點,迅速進行光纜修復工作。歷經2個多小時,隨著一系列搶修工作完成,白兆山風景區范圍內網絡通信恢復正常。
咸寧:爭分奪秒 迎難而上
近日,咸寧市啟動Ⅳ級防汛應急響應,同時按照Ⅲ級應急響應狀態積極備汛。
7月7日上午10時15分,暴雨導致咸寧市崇陽港口至塘口月亮灣橋地段水位猛漲,跨河段光纜吊線被沖,影響白霓至金塘2.5G、環7、690等業務光衰大告警,和新科技崇陽工作站第一時間組織維護人員進行臨時處理,確保以最快的速度恢復通信,并計劃雨停后再做進一步整改。
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,7月8日凌晨1時15分,因雨勢越來越大,將臨時處理好的跨河段光纜吊線再次沖毀。但困難擋不住維護人員前行的步伐,他們迂回80公里,凌晨3點到達現場,冒雨改路由放光纜……終于在凌晨6點清除故障恢復通信。
7月8日,由于崇陽港口河水暴漲,沖斷光纜,影響25個基站退服,5臺OLT脫管,上百家寬帶業務受影響,又因道路被淹,維護人員繞行1個半小時才到達故障點,到達后立馬制定搶修方案,當晚從橋上繞行重新布放3公里光纜。面對急流與塌方,維護人員毫不畏懼,克服野外作業的種種困難,開展光纜搶修。他們日夜奮戰在搶修一線,只為爭分奪秒,力爭把災后損失降到最低,確保受損的通信線路以最快的速度恢復。
疫情未息,驟雨來襲,面對嚴峻的災情,有一群永遠奮戰一線的通信人,他們不畏艱難向前行,奮力搶修保通信,在風雨中彰顯責任當擔,搶險中方見衛士本色!